2010-05-15

北濱海邊,赤腳的下午

喜歡原住民歌手陳建年的這首「海洋」,
曲與詞都讓人感到舒服,
尤其每當我來到海邊時,
總會想到這歌:



下面這幾張照片是回蘇澳時時照的,
地點在我好喜歡的一個海邊,
每回回宜蘭有空時便會過去晃晃。

即便假日那海灘上的人潮也不算多,
尤其在當我早已對台北城觀光遊憩景點的擁擠感到習慣時,
這樣的地方總能讓人深深地自在地大口呼吸。



海邊的遊客以當地居民為主,
有老有少,也有打扮時髦的外籍勞工,
有幾條狗,也有幾攤流動攤販,販賣熱狗香腸冷飲等等,
大家在沙灘上圍著圈圈看海、聊天、聊八卦配香腸並大蒜,

在海灘尾巴的地方遊客不多,
釣客悠哉地釣著魚,
我滿想問他收穫如何的,
因為我注意他好久他都沒什麼動靜的樣子,
不過那專心釣魚的樣子是很好看的。



上次來這邊是和k同行,
前一個晚上打給他,
他說週末正忙沒回宜蘭,於是只好捨棄他。
這天和我同行的是轉轉,她說她大學時也來過這邊一次。

來到沙灘,我們褪下鞋子,
於是開始感覺走路有些吃力,
一方面是因為底下的小石頭扎腳刺刺的像小型的健康步道,
另一方面則是走路時腳一用力石頭便往下陷,施力不易,
不過這並不能減低我們的興致,
畢竟能讓雙腳擺脫平日束縛並自在地與大地接觸是一件多麼讓人愉悅的事呀!




然後沒兩三下雙腳就變成這副德性了!

但這樣其實也不難看阿我覺得,有一種保護色那種偽裝成環境一部分的感覺。




假設先將台灣島的海岸略分為東西兩邊,
西部的大陸棚平均深度較淺,好像才幾十公尺而已,因此西部的海灘起伏較緩。
至於東部,大概從我的家鄉蘇澳往南這一大段海岸,
因為地質年代較年輕,加上面臨大洋,
所以海灘的地形很多時候是滿陡峭的。
記得高中時一次同學們去南澳找住在當地的Makoto玩耍時,
那海邊好像才往外推進幾公尺久而已海水就比一個人的高度還深了。

這樣的海邊對戲水者而言比較危險,
但(我個人認為)有一個小小的優點是浪花可以長個比較高看得比較清楚,
尤其是那特別的東海岸的藍綠色海水,
我覺得那跟神秘谷溪水的顏色很接近。




在海灘上怎麼玩都有趣,即使不下水,
也可以在沙灘上挖洞、抓螃蟹、用雙腳去踩踏浪花鋪成的白色細沫、將平滑的石頭疊成高塔、等等等。

解說一下,這張照片中我雙拳握滿細沙,
我們用一般DC試圖拍下細沙下墜的流動感,
不過很明顯的這嘗試是失敗的,
反而讓我看起來像在變魔術的樣子,
當然,我變魔術也是滿厲害的啦!




好像有一些人習慣收集各處的泥土或海灘的細砂,
以此當成紀念或一種收藏,
雖然我沒這樣的習慣,
但我知道東海岸還是有許多美麗的海灘我還沒去過啦,
以後緣份到了一定會去的。

最後的最後,
這篇應該算是一篇急就章式的遊記吧,
反正就貼貼圖空白處補一些阿里不達的自言自語,
好心的親友、網友、路過的陌生人們如果有知道哪邊的海灘還不錯的話歡迎通知一聲,
好心一定會有好報喔

仙醬。

2 則留言:

Brian 提到...

好懷念宜蘭啊!

yukaibao 提到...

以前應該沒有帶你來過這個海邊吧
有點可惜呢。
不過其實我念念不忘的是你們那邊的高美溼地
聽同學說現在不能下去玩水了